面对朝廷派去调查田亩之人也有诸多手段应付,
表面上服从实则暗中贿赂。
这样一来,新政就失去了根基,
长期以往还是无法收到税赋,
到头来国家只好再次从寻常百姓身上筹钱,
进而变本加厉地榨取民力。
如此往复,便是自寻祸端之道。
因此说,推行政令容易,赢得人心不易啊!”
朱允烨听后满意地点点头问:
“说完了没有?”
该官员忙擦额头因紧张渗出的汗水,
朝朱允烨点头回话道:
“启禀太孙殿下,臣已说完。”
随即朱允烨又询问道:
“你姓甚名谁?现任何职?”
听了这话,
这官员脸上浮现一丝迷茫:
太孙为何询问吾之姓名?
旁边的人对他投以羡慕目光,
看来这人已经受到太孙青睐,
前程似锦只是时间问题。
尽管不解,此官员仍然老实地答道:
“启禀太孙殿下,臣名叫许栋,现任鸿胪寺卿一职。”
朱允烨又微微颔首,道:“你所言甚是,寡人亦感欣慰。”
他停顿一下,又接着道,“不过寡人还需告知你们,即便如此,我早已有所应对之计。”
有应对之计?听到这句话,在场的百官心中顿时泛起无数疑问。
毕竟,人心向来难以捉摸,这也正是朱元璋设立严刑峻法的原因之一。
为区区十两银子便要剥皮填草的例子便是明证,然而即便如此重罚之下,贪赃枉法者依旧不胜枚举。
由此看来,人性复杂,实难约束。
可现在皇太孙却称已经寻得法门,这让在场众人皆心生好奇,想要一探这所谓的“对应之策”
究竟为何物。
朱允烨目光一扫,早看穿了众人的疑问,遂也不隐瞒,直截了当地宣布了他早已准备妥当的第二项政策。